联系我们
浙江省老龄产业协会
联系人:余先生
电话:18806513509
网址:www.zjllcyxh.com
邮箱:188228655@qq.com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莫干山路766号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之际,由广东省老龄产业协会主办,广东岭南松杂志社协办的“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促进老龄产业发展座谈会”10月24日在广州举办。来自广州、东莞、深圳等市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旅居养老服务企业、互联网+养老企业、老年家私、老年洗护用品、老年安全用品、老年医疗与保健品生产企业等近30家民办养老服务企业家(理事)参加座谈会。
会议由龄南松杂志执行主编王德祥主持。
座谈会重点学习了十九大报告的相关内容,分析了当前民办养老服务企业经营情况和老龄产业市场发展形势,听取民办养老企业家对发挥老龄产业协会的职能作用,推动老龄产业更快、更好发展的意见建议,明确了老龄产业协会今后的工作目标、任务。
座谈会上,广州市甘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鹏、广州福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兴华、广州珠吉街养老院董事长刘细汉、广州市荔湾区颐和养老豪庭公寓总经理郭兴迪、深圳市银幸现代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敖开、广州交通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宫照绪、龙骏集团广州公司总经理陈克高、广州翰林家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浩富、广州市亿柏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定超、东莞市百慕川塑胶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馨等17家民办养老企业家先后发言。大家结合各自企业经营状况,畅所欲言交流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体会,谋划企业发展的未来,对养老产业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座谈会还为养老服务企业信息交流、产品对接搭建了平台,多家企业现场达成合作意向,实现产销对接。
座谈会邀请省民政厅原党组成员、巡视员高党生同志参加。在听取企业家们的发言后,高党生作了总结性发言。
在谈到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时他说,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我们党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大会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明确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把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加强老龄工作和发展老龄产业作出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老龄工作;多次在视察基层工作时到养老机构看望老同志;在“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参观了乌镇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并通过该平台给广大老年人送去祝福。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为今后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希望民办养老服务企业家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论述,坚持“四个意识”,讲政治、讲大局,自觉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引领企业发展。
在谈到如何认识现阶段养老产业现状时高党生说,养老产业按其需求属性的不同,可分为医疗保健业、日常生活用品业、家政服务业、房地产业、保险业、金融业、娱乐文化产业、旅游业、咨询服务业、其他特殊产业等10个细分产业。
养老服务产业的核心是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只有满足老年人从健康养生到看病治疗,从康复护理到生活照料,再到临终关怀各个环节的服务需求才能称得上是完整的养老服务产业。
从理论上讲,中国庞大的老年人口意味着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就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的养老服务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虽投入领域较多,发展前景可观,但中国的老年人经济收入普遍偏低,支付能力不强,购买力有限,这些依然是养老产业发展的瓶颈;加上受到消费理念、社会保障水平、服务品质等方面因素制约,养老服务要真正成为朝阳产业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发展过程。
从市场层面看,目前市场存在养老床位供需脱节的问题。一方面针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床位或提供的服务少,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另一方面针对生活能自理的活力老年人养老床位的确存在供大于求的现象。失能、失智、临终关怀等是家庭和一般养老机构难以照料的老人,是整个养老服务体系中服务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社会需求最迫切的群体。
针对企业家发言时谈到民间资本投资养老项目遇到有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床位空置率高、长时间运营不赚钱、资金回笼困难等问题,高党生认为,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还处于探索阶段,面临有效需求不均衡、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他说,尽管我国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仅为32张还多,但是却有40%民办养老机构的床位是闲置的,有40%的民办养老机构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仅有9%的民办养老机构盈利,其中80%左右盈利率在5%以下。实践证明,投资养老服务产业是长线投资,收回成本需要15-20年时间。这就说明,养老服务业与做房地产业有本质区别,做养老服务业主要不是卖房子,而是卖服务,既要有房地产资产做基础,更要有经营管理的模式与经验,经营模式对路,管理得法,服务质量水平高才能赚钱,因此,服务比房产更重要。
高党生认为,当前我国老龄产业发展,一不缺政策,二不缺钱,三不缺土地(设施),缺的是人才。一是缺懂市场,会经营,真抓实干、有担当的企业家。二是缺少责任心强,业务精,乐于奉献的服务人员。一些企业家缺乏对市场调查研究,盲目投入,造成亏损的事例不在少数。
在谈到民间资本进入老龄产业要把握的问题时,高党生认为:首先,要充分认识养老服务具有社会福利和公益性质,要有投资养老服务业是造福社会的责任意识,树立新型财富价值观。投资老龄产业,在注重管理效率、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必须体现养老、孝老、敬老观念,避免欺骗老年人的行为。如果是积累了一定财富的企业(老板),既想回报社会,又想增加财富积累,不妨考虑投资养老服务业。作为企业来讲,投资养老服务产业,既是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又是体现社会责任的载体,可谓义利兼顾。其次,要充分认识养老服务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不可能像房地产那样快赚钱、赚大钱,所以要消除一夜致富的暴利欲望。同时,养老产业存在基础设施投入大、运营成本高、回收周期长等问题。再次,养老服务业经营的难度、风险大。养老服务的对象是老年人,老年人是社会人中的特殊群体,管理的难度和服务质量要求高、风险大。
高党生在发言时还提醒民办养老服务企业家,投资养老服务业离不开科学的工作方法。
一是要深刻理解(读懂)政府的方针政策。我国发展养老事业和产业的基本方针是,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这句话告诉我们,投资养老产业项目必须遵循政府的规划,取得政府许可,遵守法规政策,争取政府的支持。养老服务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这句话说明养老服务的需求重点在社区,我们的投资的目标、重点也应该放在社区。
二是要搞好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把握投资经营的节点。比如当地老年居民数量、经济收入水平、消费水平、风俗习惯、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生活习惯、消费能力等基本情况要有一个正确判断。因为这些基本情况对决定投资什么类型老年服务产业项目、投资多大规模、达到什么样的层次(等级)有着直接关系。
三是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衔接协调。无论投资什么样的养老服务项目都必须遵循“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方针,符合当地政府养老服务发展规划,与当地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分布与布局相吻合,争取当地政府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四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包括投入什么样的养老服务项目?规模大小,投入资金多少等都要有一个切合实际、实在可行的规划。建议不要片面追求高档、豪华和太多的娱乐设施,而是走医养结合的模式,举办具有医疗护理、长期照料功能等良好医疗条件的养老服务项目。最好自办医疗机构,或靠近医院,与医院签订医疗协议。提倡走规模适度,小而精的发展模式,也可以采取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办法。如果是资金充裕的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可考虑走规模化、连锁化的发展模式。
五是要有应对风险的措施。包括成本核算与控制、市场风险、责任风险等要有基本预判和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六是要科学选址。举办养老服务项目科学选址非常重要,养老机构要尽量靠近社区、方便老人入住,方便家人探望。在收费标准差不多的情况下,越是让老人感到方便的方式,应该是越好的养老方式。同时自然环境相对要好,如果在市区中心,最好闹中取静,尽量避开车流人流量大的闹市区。
高党生认为,养老服务业的培育和发展是一个长期(效)工程,并非一朝一夕,既要谋划长远,又要着眼当前,未雨绸缪,抢占市场先机,提前进入很有必要,甚至进入越早越主动。一方面可以取得比较好的资源,享受更多优惠待遇。另一方面可以摸索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律,打造养老服务新模式,积累经验,为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党生最后说,养老产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坚持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连锁化经营,品牌化发展的方向。希望民办养老服务企业凝聚力量,共建养老产业服务平台,共享老龄产业发展成果,合力推动全省老龄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下一篇:叶檀:靠养老金过上富裕生活 是遥不可及的想法